關于《湘鄉市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的解讀
湘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ywz.cn 發布時間:2016-11-25 10:26
一、《方案》出臺的背景
為加快建立我市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優化資源配置,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16〕4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目標任務
2016年,啟動分級診療工作試點,首先以市人民醫院和棋梓中心衛生院為試點單位,探索和總結經驗,初步建立市、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疾病診療目錄和臨床路徑,初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到2017年,進一步完善我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之間分工協作和對口幫扶機制,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基本形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明顯提升,達到50%左右,基本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到2020年,分級診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機制逐步健全,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市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三、《方案》基本原則
(一)患者知情自愿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選擇權。
(二)就近分級治療原則。根據病情需求,能在門診治療的不收住院;能在村衛生室治療的,不到衛生院治療;能在衛生院治療的,不到縣級醫院治療;能在縣級醫院治療的,不到市級醫院治療;因病情需要轉上級醫院治療的堅決按程序轉上級醫院或?漆t院治療;按規定需要轉診到定點醫院診療的病種,堅決按要求轉定點醫院治療。
(三)醫技資源共享原則。認真落實同級醫院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的相關規定,建立同級醫療機構之間和對上級醫療機構相關檢查“直通車”,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檢查,減輕參合農民就醫的經濟負擔,促進衛生資源的合理利用。
(四)“無縫隙”對接原則。逐步建立上下協調、嚴密有序、高效實用的轉診渠道,使患者享受到分級診療帶來的連續、完整、快捷、有效、價廉的醫療服務。
四、《方案》主要內容
(一)明確醫療機構診療服務功能定位
1.村衛生室: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治。
2.鄉鎮衛生院:主要接診A型病例暨病種單純,病情較穩定的一般門診、住院病例以及與技術水平、設施設備條件相適應的病例。
3.市直二級醫院:主要接診B型、C型病例暨急需緊急處理但病種單純的一般急診和病情復雜或有復雜的合并癥、病情較重的急、慢性病人、診斷治療均有很大難度預后差的病例以及與技術水平、設施設備條件相適應的部分D型病例。
4.湘潭市三級醫院:主要接診C型和D型病例暨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有循環、呼吸、肝、腎、中樞神經功能衰竭病變之一者以及與技術水平、設施設備條件相適應、國家確定的部分重大疾病的救治。
(二)構建分級診療模式。
1.推行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制度的核心在于實現基層首診。鼓勵并逐步規范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首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
2.規范雙向轉診。制定不同級別醫療機構收治病種、入出院標準和轉診原則。根據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間服務能力的差異明確診治范圍,制定完善雙向轉診標準、轉診程序,逐步實現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的有序轉診。
3.實行急慢分治。明確和落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急慢病診療服務功能,完善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為患者提供科學、適宜、連續性的診療服務。
4.促進上下聯動。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導向,以業務、技術、管理、資產等為紐帶,探索建立醫療聯合體、對口支援、委托經營管理等多種分工協作模式,完善管理運行機制。
(三)加強服務體系建設。
1.加快組建醫療聯合體。按照就近聯合、專科協作、兼顧傳統合作關系的原則,依托縣級綜合醫院加強技術支撐和輻射,融合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流程優化、信息共享、精細管理等方面工作,促進診療技術規范化、服務同質化,通過整合資源提升品牌影響力。
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全科醫生、家庭醫生醫療服務能力,引導全科醫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不斷優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生隊伍。
3.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通過政府舉辦或購買服務等方式,科學布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理劃分服務區域,實現城鄉居民全覆蓋。大力推進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對尚未達標的,通過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建設項目資金加大標準化建設力度,力爭到2018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達標率≥95%。
4.增強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根據服務人口、疾病譜、診療需求等因素,合理確定縣級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加強縣級公立醫院臨床?平ㄔO,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服務能力。
(四)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1.優化醫療資源配置。落實“十三五”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強化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在醫療資源配置方面的引導和約束作用。
2.建立基層簽約服務制度。充分利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的轄區就近服務優勢,逐步完善團隊簽約服務制度,并引導居民或家庭自愿與簽約醫生團隊簽訂服務協議。
3.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區域醫療協同發展,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連續記錄和不同醫療衛生機構之間信息共享,并探索建立基于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
4.推進醫保支付政策改革。按照保基本、促公平、兜底線的原則,完善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補償政策,重點保障大病和較大疾病,適度控制一般性疾病補償費用,滿足群眾基本醫療需求。
5.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對醫療服務價格實施結構性調整,合理設定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降低大型儀器檢查、高值醫用耗材、藥品等價格,提高診療、手術、護理、康復、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進一步拉開不同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梯度,引導患者分流就診,就近選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首診。
五、《方案》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工作,將其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細化實施方案,強化保障措施,確保各項任務有效落實。
(二)強化督導檢查。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對實施分級診療工作進展情況和實際效果加強檢測評估,建立工作調度、協調推進和定期通報制度,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嚴格績效考核。建立完善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制度,將機構功能定位實現情況、轉診標準和出入院管理落實情況、雙向轉診制度實施情況等作為考核內容。
(四)抓好宣傳培訓。要組織有關行政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開展相關政策培訓,進一步統一醫務人員思想認識,引導建立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
湘鄉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2017年11月8日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