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市人民政府 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整肅財政管理規范 財經秩序深化預算改革的十五條措施》的通知
湘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ywz.cn 發布時間:2023-01-09 14:32
XXDR-2023-00001
湘鄉市人民政府文件
湘鄉政發〔2023〕3號
湘鄉市人民政府
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整肅財政管理規范
財經秩序深化預算改革的十五條措施》的
通 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開區管委會,市直機關各有關單位,市屬和駐市各企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
《關于進一步落實整肅財政管理規范財經秩序深化預算改革的十五條措施》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湘鄉市人民政府
2023年1月9日
關于進一步落實整肅財政管理規范財經秩序
深化預算改革的十五條措施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21〕5號)、《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湘政發〔2021〕14號)、《湘潭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整肅財政管理規范財經秩序深化預算改革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潭政發〔2022〕11號)精神,進一步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帶頭厲行節約、勤儉辦事,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探索和積極實踐,力爭成為規范財政管理、深化預算改革、破解債務風險難題的示范縣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有保有壓編制預算。打破支出基數概念,全面實施“零基預算”。各地各部門單位項目支出一律不考慮上年度預算基數,根據政策規定、財力狀況,逐項審核、精準測算,重新統籌編制。全面取消財政切塊專項資金。2023年起,取消教育專項、城鄉事務支出、水利建設資金等切塊專項,市人民政府每年列出財政大事要事保障清單,按規定順序分層次予以保障。嚴格運用績效評價結果,對績效評價結果較差的專項壓減20%,對績效評價結果差的專項壓減50%。
二、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建立按優先順序、分層次的節約型保障機制以及“過緊日子”的評估機制。堅持“先預算后支出,無預算不支出”,除中央、省、湘潭市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決策部署、疫情防控、應急救災等支出外,不得追加預算。新增支出事項通過優化支出結構、統籌上級轉移支付等方式予以保障。嚴格執行政府議事規則,嚴控支出審批,厲行節約過“緊日子”。公用經費嚴格執行定員定額保障標準,工作日提供員工必備標準早、午餐,不得以普惠福利方式列支,嚴控機關單位運行經費和其他非必要一般性支出。
三、兜牢基本民生支出。堅持基本民生保障在預算安排中的優先順序,做到應保盡保,堅決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嚴格執行國、省基本民生保障政策,堅決完成國、省、湘潭市民生政策任務,本級原則上不自行出臺政策、不新增安排實事辦理項目。確需出臺的,嚴格執行事前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向上級備案等規定,切實增強民生改善和財政運行的可持續性。積極組織收入,統籌各級資金,科學調度庫款,從2023年起分3年逐步消化以前年度財政支出責任。
四、規范投資決策程序。進一步規范政府性投資項目,實施政府性投資項目預算審核和投資決策制度,提高政府投資效率,定期召開政府重大項目預算審核和投資決策委員會會議,嚴格資金來源審核,嚴控項目審批。
五、嚴格聘用人員管理。由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負責,全面清理機關事業單位編外勞動用工和以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變相聘用的人員,建立臨聘人員動態管理機制,逐步壓減臨聘人員支出,確保2023年度壓減20%以上。對超額完成年度壓減任務的部門單位,給予超額減少聘用臨時人員工資總額支出50%的追加,對未經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審批留用的不予安排經費,并在該單位年度績效考核總得分中按每留用一人扣減績效考核0.1分。對應當由部門單位履職的事項,一律不得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和聘用人員等方式進行,對已簽訂勞務外包合同(含政府購買服務)甄別后予以重新簽訂或解除,2023年度須減少該類支出30%以上。
六、定期收回沉淀資金。對結余結轉以及沉淀閑置的單位資金進行全面清理,連續結轉2年以上的中央項目資金,結轉1年以上的省、湘潭市項目資金,以及本級當年的結余資金,原則上收回財政統籌使用。
七、盤活使用存量資產。全面清理整合綠色礦山、風光新能源等國有資源和加油站、充電樁、停車場、廣告牌等特許經營權,通過用、售、租、融等多種方式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推進市管國有公司改革,注入資產資源,做實資產資本,授予特許經營權,鼓勵公司參與社會項目競爭。探索建立公物倉,促進機關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共享共用。科學制定閑置國有資產資源盤活處置方案,形成閑置清單、問題清單和分類處置建議,按“能用先用、不用可售、不售可租、能融則融”的優先順序落實。
八、嚴格規范工程管理。嚴把預算關口,秉持節儉辦事原則,在保證工程項目完整性和可行性的同時,優化方案,做到簡單經濟實用。嚴控工程變更。及時掌握在建工程項目進度和狀態,合理利用施工現場及周邊資源,減少項目變更,確需變更的嚴格執行變更審批手續。提升工程質量。推動工程監督全覆蓋,加大事前、事中監管力度,全面提升工程質量管控水平,杜絕豆腐渣工程,切實有效提高工程質量,延長項目使用年限。
九、強化績效評價理念。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前移預算績效關口。開展新增項目績效評價,市級新增50萬元以上的政策、項目必須開展事前績效評價,對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籌資合規性等進行論證,推動資金配置和使用效益相統一。強化財審聯動機制,提升重點績效評價工作實效,將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完善管理實質性掛鉤,切實深化“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推動績效管理走深走實。
十、推進國有公司改革。實施“縮表、減息、瘦身、賦能”,全面厘清關系。政府法定義務不再安排市管國有公司負擔,無資金來源的工程、項目市管國有公司不得參與。授權賦能公司。加大對市管國有公司資金投入、優勢資產資源注入力度,將政府特許經營權授權市管國有公司經營管理,幫助市管國有公司做實經營,增強盈利創收能力,提高造血功能。嚴格績效管控。市管國有公司不得舉借貸款項目發放工資和薪酬,年度經營業績與績效獎勵工資直接掛鉤,績效薪酬方案須經市國有資產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執行。精簡企業內設機構,推進扁平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制定出臺國企化債與經營績效考核方案,完善債務化解與經營創收雙重考核機制。
十一、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全力支持傳統產業升級,鞏固傳統產業轉型成果。強化財政、金融、土地等要素投入,做強特色資源,推進綠色化工園區、綠色電鍍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進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積極推進產業融合,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促進壺天石羊等地方特色品牌發展,帶動城鄉產業、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
十二、深挖財政增收潛力。按照“產業規劃+特色園區+綜合服務”的整體策略,推進優勢產業延鏈強鏈補鏈,不斷推進財源建設工程,深入挖掘財政增收潛力。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協同治稅,補強收入征管短板。支持重點骨干企業做強做優,鞏固傳統主體稅源,通過產業扶持和企業發展,做大財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理順全市總部經濟的財稅政策,集中部門力量,堅持全員招商,探索新模式,落實稅源引進工作。
十三、織密債務風險防線。樹牢底線思維,強化主體責任,實行資產資金資源大統籌,妥善處理和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統籌存款、債券等政府資源,與銀行全面協商接盤降息,降低剛兌風險,減少融資成本,將債務降息至合理區間,化解債務風險。
十四、嚴肅財經管理紀律。開展財經秩序專項整治行動,規范財務收支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高精細化法制化管理水平。聚焦貫徹落實退稅減稅降費政策、政府過“緊日子”、規范國庫管理、加強資產管理、涉農補助資金管理等重點領域,依法查處違規出借庫款、違規興建樓堂館所、違規購置處置資產、違規新增隱性債務、違規發放津補貼等突出問題,通報問責典型案例,嚴肅財經紀律。
十五、健全監督問責機制。各地各部門單位要全力提升管理水平,履行好各自職責,厲行節約、勤儉辦事。市政府督查室要對各地各部門單位的部署落實、推進進度、任務完成情況開展督查督導,對高質量完成、成效顯著的單位在年度績效考核時考慮單列加分,對表現優秀的個人給予表彰,對推進不力的單位和事項予以跟蹤督辦,對推諉塞責的單位和個人從嚴追責問責。
文檔下載: |
湘鄉市人民政府 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整肅財政管理規范 財經秩序深化預算改革的十五條措施》的通知.docx |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