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解讀】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民生實事“年年辦” 生活美景“時時享”
湘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ywz.cn 發布時間:2024-01-19 15:36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全面開工建設;“湘易辦”項目上線服務事項17000項;新增城鎮就業74.35萬人;2000個列入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的城鎮老舊小區全部完成改造……日前湖南發布的十大重點民生實事“成績單”,情意濃濃,暖意十足。
自2004年起,省委、省政府每年年初定下的民生實事“清單”,總會在年末變成可觸可感的溫暖現實。“就業社區”為求職者精準匹配合適崗位,“徐特立項目”為中學高質量發展“強筋健骨”,“醫保快遞員”讓不便出門的患者免受奔波之苦……20年接力推進,湖南以超過1.2萬億元的投入,累計辦理重點民生實事220件。從脫貧攻堅到就業就學,從醫療養老到安居出行,從生態環境到文化體育,發展的溫度、治理的精度不斷提升,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20年“為民辦實事”碩果搖枝,湖南由此探索出不少經驗。如何切中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肯綮?從傾聽民聲開始。“明年省十大民生實事,聽你的!”項目征集公開面向大眾,重點實事群眾投票參與,什么事“煩”就列入問題清單,什么事“難”就納入攻堅范疇。這種以“民聲”定“民生”的理念,不但可以明確為民服務的用力方向,也能在深入基層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老者安之、少者懷之、貧者扶之、弱者助之,種種“被看見”的“與你我有關”,暖民心、聚人心。
各地民情不同、基礎不一,如何匯聚合力、形成常態長效機制?以典型實事帶動一般實事,以省級示范帶動市州參與。數據顯示,2023年省十大重點民生實事20個項目,帶動10個市州開展民生實事近100項,讓全省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70%以上。省級層面成立工作專班,各項目責任單位建立工作臺賬、將進度明確到季、月、周,各市州建立“一件實事、一個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機制,共同營造出聚焦民生關切的良好氛圍,凝聚起辦好民生實事的強大合力。
民心所向,憂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20年里,民生項目在更新、領域在拓展,但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辦實事的初衷始終如一,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決心愈發堅定。
“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部署的“八項重點任務”,其中一項就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全力辦好重點民生實事,做好社會保障工作”。新的一年,多措并舉穩住就業基本盤,著力補齊撫養教育、就醫養老等短板弱項,持續提高困難群體救助能力和水平等方面,仍需拿出更多有溫度、有實效的舉措,更好為群眾解難題、謀實惠。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把“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擔當落實到行動上,把惠民生、順民意、暖民心的工作做到心坎上,就能讓老百姓底氣更足、笑臉更多、生活品質更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