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門寺
湘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ywz.cn 發布時間:2023-06-09 16:30
云門寺位于湘鄉市望春門53號,始建于宋皇祐二年(1050年),因當時寺門有石碑兩座,色清溫潤,相傳為耿山所產之碧玉,故名“石碑寺”,后因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有高僧慈惠從浙紹云門山來,卓錫于此,天現祥云,邑侯秦豫奏于上,以其祥瑞,更名云門寺。
云門寺占地約10畝,其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寶殿和觀音閣。其中觀音閣最為壯觀。殿閣進深35.4米,通面寬17.5米,高約15米。古寺居城市中心,歷千余年風霜雪雨,刀兵火劫,依然得以保全,在全國實屬罕見。
現殿內供奉有全國第二大之木雕泥塑千手千眼觀音像。佛像身高12米,全身貼滿黃金,直立于蓮花寶座上,面頰豐滿,雙目微俯,形態端莊慈祥。佛頂有寶冠24面,各面塑有活佛;上身千手,每手掌心內各有秀目一只。
云門寺最著名的文物還有石雕十八羅漢像。 十八羅漢,建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每尊都是同一塊整體的漢白玉雕刻而成,身高1.5米,形態各異,或舒目展顏,或挖耳蹙聽,或捧腹憨笑,或掩卷沉思,或眉目傳情。刻畫栩栩如生,充分顯示了古代高超的雕塑技藝。
云門寺廟貌雄偉,為湘鄉之最,香火鼎盛,與南岳爭雄。1959年,云門寺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湘鄉縣人民政府以其為館址,建起了湖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請郭沫若先生題寫了館名。后國家旅游局所繪全國旅游圖中,云門寺被列為旅游景點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萬人次以上。2005年評為省重點寺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解讀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