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藪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科技助力防汛抗洪
湘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ywz.cn 發布時間:2024-06-28 10:25
自6月24日開始,金藪鄉迎來了強降雨天氣,給我鄉農業生產帶來了較大的損失。


我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人員深入到各村田間地頭開展農業救災復產工作,及時了解農作物、農田設施等受災、受損情況及種植戶在恢復生產中的困難和需求,幫助制定或完善災后恢復生產方案,重點對農作物災后田間管理及補種、改種等進行技術指導,及時轉發了湘鄉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做好持續強降雨防汛減災應對工作的通知》,并印發了《暴雨災后水稻田間管理及補救措施》技術資料500余份,提升種植戶防災減災的意識和水平。
為盡可能減少近期持續強雨造成的損失,全面推進農業洪澇災后復產,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提出相關建議:
一、盡快排澇。對受淹田塊,要盡快排除田間積水,要搶時間、爭速度,及時清理溝渠、排水,減輕漬澇危害。當水退后應立即洗苗、扶苗,沖洗葉片上的泥漿,以恢復葉片正常的光合作用,促進植株恢復生長。對不同類型田塊,要視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
二、適施肥料。受淹水稻退水后,待葉片恢復生理機能要及時追肥,促進水稻災后恢復生長,肥料種類以速效氮肥為主,并配合施用磷鉀肥。要區別苗情,分類補救。淹沒時間短、稻苗受害輕的田塊,施肥量可少一些,受淹時間長、稻苗損傷重的田塊,要適當多施一點,但必須采取多次輕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過多,造成肥害傷苗。在追施恢復肥的同時,采取“上噴下追”相結合,噴施高效葉面肥,促進水稻恢復生長。
三、合理灌溉。排水后,在稻田浮泥沉實的基礎上,堅持干干濕濕,間歇灌溉新鮮水,既保持土壤通氣,又滿足稻苗用水需要。
四、及時補種。對已沖毀無法恢復的早稻和一季稻,要及時進行搶播補種晚稻;對于已播種的晚稻秧苗被淹或水沖沙壓損毀的,視苗情進行補種,一般選用晚稻早熟品種為宜,確保在7月2日前完成播種,播種后秧廂上覆蓋遮陽網或農膜2-3天,特別是覆蓋地膜的注意通風防膜內溫度高燒芽子,待稻種扎根后揭撤遮陽網或農膜;對缺苗嚴重的一季稻田,可將幾丘稻田的禾苗移到一丘,確保足夠的基本苗,空出的田塊補播晚稻;對無法恢復水稻種植的田塊可改種秋玉米、秋大豆或蔬菜,確保增產增收。
五、防控病蟲草害。受淹水稻恢復生長后的葉、蘗較嫩綠,易受遷飛性害蟲和病原菌浸染危害,特別是細菌性基腐病、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等,稻瘟病、紋枯病也可能重度發生,要選用對口藥劑進行防治1—2次,避免病害的發生和蔓延。因除草劑會減弱秧苗耐澇力,秧苗受淹后不宜使用除草劑。當前有部分一季晚稻正是苗后莖葉除草劑使用期,應暫停使用或待秧苗恢復生長正常后再使用。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