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天鎮]黃超:帶領更多“綠茵玫瑰”“踢”出大涼山
湘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ywz.cn 發布時間:2024-12-23 08:24
12月4日清晨,黃超帶領彝族“足球小將”們進行體能鍛煉。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宛俊余 攝
【名片】
黃超,男,1982年生,中共黨員。深耕鄉村教育二十余載,現為湘鄉市壺天中學體育老師、德育副校長。曾帶領女子校園足球隊獲得第十屆“舒萊獅·海西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冠軍,并連續2年獲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一等獎。
【日志】
12月4日,周三,晴。
“校長伯伯,在國家集訓營踢球強度很大,不過您放心,我能適應!”今天早上,看到手機里彈出的來自白金嬌的消息,我一下紅了眼眶。
這名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玫瑰小將”,現在已經跨越兩千多公里,成功入選在福建漳州開辦的2024中國足協2012年齡段女子足球精英訓練營,在她的追風旅程中解鎖了一個全新地點。
我打心底里為她驕傲,腦海里不斷閃回4年前初見她的畫面。
2020年,我和湘成足球俱樂部及本地企業以愛心扶貧的形式,將12名彝族小朋友接出大涼山,來到湘潭學習、踢球,希望通過圓圓的足球,為她們的人生踢出更多可能和出路。白金嬌就是其中一位。
還記得剛見到這群彝族足球小將時,她們皮膚黝黑、個子小小的,操著一口極不流利的普通話,介紹自己的名字和家庭成員。走訪涼山彝族自治州幾個縣城后,發現這里的孩子很少走出大山,看看更廣闊的天空。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在接孩子們翻越大涼山層巒疊嶂時,我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不管球踢成什么樣,總要帶她們“踢”出一條新路。從那時起,我每年都會接一批彝族孩子們走出大山,現在在湘潭生活的彝族小將已經有30多人。
我們一邊憧憬著彝族小將們邁出大山后的未來,一邊暗暗擔心著孩子們,到底能不能適應異鄉的學習和訓練生活。
“教練說的普通話跟你們那里不一樣,能不能聽懂呀?”“和這里的同學們相處融洽嗎?”“這里的天氣能不能適應?”“吃的飯菜還習慣嗎?”……我一遍遍向孩子們詢問。
知道她們訓練強度大,就給她們加營養餐;怕她們想家,就給她們做家鄉的美食;疫情防控期間,她們兩年都沒有回家,我就和學校老師一起陪她們過彝族新年,圍著篝火跳舞、包餃子,讓她們感受家的溫暖。如今她們已經會講流利的普通話,甚至帶點“塑料”口音。
黃超帶領孩子們晚訓,講解當日的訓練內容。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宛俊余 攝
在和她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發現大山里的“玫瑰”,天然有股倔強和“野心”,有著來自雪山腳下的蓬勃生命力。
今晚訓練時,我組織了一場五人制對抗賽。今年7月才從大涼山加入球隊的俄地么你作,司職后衛,因為基礎訓練時間短,她在場上位置感不算太強。對抗賽中,她身后留了一大片空當,漏了好幾個球。賽后她雖然眼角帶著淚,但仍一遍遍拖著視頻進度條,看著比賽的錄像回放。
幾年的時間里,我們在湘潭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中4次奪冠;在北京參加全國“科勒敢創未來之星”總決賽,前女足國家隊隊長浦瑋親臨現場為我們指導訓練和傳授比賽經驗;半年前,前女足國家隊隊長范運杰也來到校園與孩子們互動,鼓勵他們去拼搶、去挑戰,勇敢地展示自己。孩子們和偶像們見了面,她們那時候的笑容永遠刻在我心里。
我不是足球專業出身,足球水平并不高,可能無法親手將她們送上更大的舞臺。但我堅信這些“綠茵玫瑰”,一路跋山涉水,見過大涼山山頂的皚皚白雪,看過瀟湘熱土上的落日余暉,未來也能走進更廣闊的天地。
與足球為伴的彝族小將們,勇敢地去追風吧。這是對你們的希冀,也是我、我們縣城,還有千千萬萬基層足球教練的癡迷與期盼。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