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自查表
湘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ywz.cn 發布時間:2021-08-31 16:30
附表1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自查表
|
工作內容 |
自查項目 |
|||||||||||||
|
評價等級與范圍 |
評價等級 |
一級□ |
二級£ |
三級□ |
||||||||||
|
評價范圍 |
邊長=50km□ |
邊長5~50km£ |
邊長=5 km□ |
|||||||||||
|
評價因子 |
SO2 +NOx排放量 |
≥ 2000t/a□ |
500 ~ 2000t/a□ |
<500 t/a£ |
||||||||||
|
評價因子 |
基本污染物 (SO2、NO2、PM10、PM2.5、CO、O3) 其他污染物 ( TSP ) |
包括二次PM2.5□ 不包括二次PM2.5R |
||||||||||||
|
評價標準 |
評價標準 |
國家標準R |
地方標準 □ |
附錄D □ |
其他標準 □ |
|||||||||
|
現狀評價 |
環境功能區 |
一類區□ |
二類區R |
一類區和二類區□ |
||||||||||
|
評價基準年 |
( 2020 )年 |
|||||||||||||
|
環境空氣質量 |
長期例行監測數據R |
主管部門發布的數據R |
現狀補充監測R |
|||||||||||
|
現狀評價 |
達標區□ |
不達標區R |
||||||||||||
|
污染源 |
調查內容 |
本項目正常排放源 R 本項目非正常排放源 □ 現有污染源 □ |
擬替代的污染源□ |
其他在建、擬建項目污染源□ |
區域污染源□ |
|||||||||
|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 |
預測模型 |
AERMOD |
ADMS |
AUSTAL2000 |
EDMS/AEDT |
CALPUFF |
網格模型 |
其他 |
||||||
|
預測范圍 |
邊長≥ 50km□ |
邊長5~50km □ |
邊長 = 5 km R |
|||||||||||
|
預測因子 |
預測因子(TSP) |
包括二次PM2.5 □ 不包括二次PM2.5 R |
||||||||||||
|
正常排放短期濃度 |
|
|
||||||||||||
|
正常排放年均濃度 |
一類區 |
|
|
|||||||||||
|
二類區 |
|
|
||||||||||||
|
非正常排放1h濃度 |
非正常持續時長 |
|
|
|||||||||||
|
保證率日平均濃度和年平均濃度疊加值 |
|
|
||||||||||||
|
區域環境質量的整體變化情況 |
k ≤-20% □ |
k >-20% □ |
||||||||||||
|
環境監測 |
污染源監測 |
監測因子:(顆粒物) |
有組織廢氣監測 R |
無監測□ |
||||||||||
|
環境質量監測 |
監測因子:( ) |
監測點位數( ) |
無監測□ |
|||||||||||
|
評價結論 |
環境影響 |
可以接受 R 不可以接受 □ |
||||||||||||
|
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
無需設置大氣防護距離 |
|||||||||||||
|
污染源年排放量 |
顆粒物:1.36669t/a |
|
|
|
||||||||||
|
注:“□” 為勾選項 ,填“√” ;“( )” 為內容填寫項 |
||||||||||||||
附表2 建設項目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自查表
|
工作內容 |
自查項目 |
|||||
|
影響識別 |
影響類型 |
水污染影響型R;水文要素影響型口 |
||||
|
水環境保護目標 |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飲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重點保護與珍稀水生生物的棲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及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天然漁場等漁業水體£;涉水的風景名勝區£;其他R |
|||||
|
影響途徑 |
水污染影響型 |
水文要素影響型 |
||||
|
直接排放£;間接排放£;其他R |
水溫口;徑流£;水域面積£ |
|||||
|
影響因子 |
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R;pH值£;熱污染£;富營養化£;其他£ |
水溫£;水位(水深)£;流速£;其他£ |
||||
|
評價等級 |
水污染影響型 |
水文要素影響型 |
||||
|
一級£;二級£;三級A£;三級BR |
一級£;二級£;三級£ |
|||||
|
現狀調查 |
區域污染源 |
調查項目 |
數據來源 |
|||
|
已建£;在建£;擬建£;其他£ |
擬替代的污染源£ |
排污許可證£;環評£;環保驗收£;既有實測£;現場監測£;入河排放口數據£;其他£ |
||||
|
受影響水體水環境質量 |
調查時期 |
數據來源 |
||||
|
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
生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補充監測£;其他£ |
|||||
|
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
未開發£;開發量40%以下£;開發量40%以上£ |
|||||
|
水文情勢調查 |
調查時期 |
數據來源 |
||||
|
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
水行政主管部門£;補充監測R;其他£ |
|||||
|
補充監測 |
監測時期 |
監測因子 |
監測斷面或點位 |
|||
|
豐水期R;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R;秋季£;冬季£ |
水溫、pH值、COD、BOD5、NH3-N、石油類、SS |
監測斷面或點位個數(2)個 |
||||
|
現狀評價 |
評價范圍 |
河流:長度()km;湖庫、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積( )km2 |
||||
|
評價因子 |
(pH、BOD、COD、氨氮、SS、水溫等) |
|||||
|
評價標準 |
河流、湖庫、河口:Ⅰ類£;Ⅱ類£;Ⅲ類R;Ⅳ類£;Ⅴ類£ 近岸海域: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第四類£ 規劃年評價標準( ) |
|||||
|
評價時期 |
豐水期R;平水期£;枯水期R;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R |
|||||
|
評價結論 |
水環境功能區或水功能區、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狀況:達標R;不達標£ 水環境控制單元或斷面水質達標狀況:達標£;不達標£ 水環境保護目標質量狀況:達標£;不達標£ 對照斷面、控制斷面等代表性斷面的水質狀況:達標£;不達標£ 底泥污染評價£ 水資源與開發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勢評價£ 水環境質量回顧評價£ 流域(區域)水資源(包括水能資源)與開發利用總體狀況、生態流量管理要求與現狀滿足程度、建設項目占用水域空間的水流狀況與河湖演變狀況£ |
達標區£ 不達標區£ |
||||
|
影響預測 |
預測范圍 |
河流:長度( )km;湖庫、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積( )km2 |
||||
|
預測因子 |
( ) |
|||||
|
預測時期 |
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設計水文條件£ |
|||||
|
預測情景 |
建設期£;生產運行期£;服務期滿后£ 正常工況£;非正常工況£ 污染控制和減緩措施方案£ 區(流)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要求情景£ |
|||||
|
預測方法 |
數值解£;解析解£;其他£ 導則推薦模式£:其他£ |
|||||
|
影響評價 |
水污染控制和水環境影響減緩措施有效性評價 |
區(流)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替代削減源£ |
||||
|
水環境影響評價 |
排放口混合區外滿足水環境管理要求£ 水環境功能區或水功能區、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 滿足水環境保護目標水域水環境質量要求£ 水環境控制單元或斷面水質達標£ 滿足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要求,重點行業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滿足等量或減量替代要求£ 滿足區(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要求£ 水文要素影響型建設項目同時應包括水文情勢變化評價、主要水文特征值影響評價、生態流量符合性評價R 對于新設或調整入河(湖庫、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設項目,應包括排放口設置的環境合理性評價£ 滿足生態環境保護紅線、水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清單管理要求£ |
|||||
|
污染源排放核算 |
污染物名稱 |
排放量/(t/a) |
排放濃度/(mg/L) |
|||
|
/ |
/ |
/ |
||||
|
替代源排放情況 |
污染源名稱 |
排污許可證編號 |
污染物名稱 |
排放量/(t/a) |
排放濃度/(mg/L) |
|
|
() |
() |
() |
() |
() |
||
|
生態流量確定 |
生態流量:一般水期( )m3/s;魚類繁殖期( )m3/s;其他( )m3/s 生態水位:一般水期( )m;魚類繁殖期( )m;其他( )m |
|||||
|
防治措施 |
環保措施 |
污水處理設施R;水文減緩設施£;生態流量保障措施£;區域削減£;依托其他工程措施£;其他£ |
||||
|
監測計劃 |
|
環境質量 |
污染源 |
|||
|
監測方式 |
手動£;自動£;無監測R |
手動£;自動£;無監測R |
||||
|
監測點位 |
() |
() |
||||
|
監測因子 |
() |
() |
||||
|
污染物排放清單 |
£ |
|||||
|
評價結論 |
可以接受R;不可以接受£ |
|||||
|
注:“”未勾選項,可√;“( )”為內容填寫項;“備注”為其他補充內容 |
||||||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