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市水府示范區2019年機構信息
湘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ywz.cn 發布時間:2019-12-18 15:33
一、水府廟庫區基本情況
水府廟水庫位于我省中部,湘江一級支流漣水上游,湘鄉市與婁底市雙峰縣、婁星區交界處。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16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0.5平方公里(87%在湘潭市,13%在婁底市),總庫容5.6億立方米,是湘中地區最大的人工水庫。水庫興建于1958年,1960年7月建成蓄水,并在水庫大壩下游18公里處建有洋潭引水壩,為韶山灌渠供水。樞紐工程由大壩、廠房、船閘三部分組成,大壩為漿砌石重力壩,壩高35.8米,壩長242米,安裝15孔鋼質弧形閘門,最大泄洪能力6070立方米/秒;左岸有一座單線雙向二級船閘,總水頭28米,能通過100噸的駁船;壩后式廠房裝有4臺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2.8Mw,設計年發電量1.12億度。水庫建成后,在正常蓄水位94米以下共淹沒田地28764畝,其中,湘鄉境內23285畝,雙峰境內2622畝,婁星區境內2857畝;移民搬遷26532人,其中,湘鄉境內22669人,雙峰境內1358人,婁星區境內2505人。
水庫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供水、發電、航運等綜合功能,運行幾十年來,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水庫承擔著漣水流域的防洪任務,通過滯洪調蓄、削減洪峰,減輕上下游防洪壓力和減少洪澇損失,確保上下游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灌區范圍涉及長沙、望城、寧鄉、湘潭、韶山、湘鄉、雙峰等7個縣(市區),灌溉100萬余畝良田。同時,作為長株潭城市群最大的淡水湖,是婁底市和湘鄉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地,湘潭市的備用水源地,長株潭的第二水源地,枯水期還承擔向湘江補水的功能,是我省構建“一湖三山四水”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的重點水庫。
二、管理體制沿革
2000年6月,時任省委主要領導同志視察水府廟水庫時,明確要求湘鄉市依托庫區優良自然資源設立旅游區,加快庫區經濟發展步伐,2001年湘鄉市委市政府設立湖南水府旅游區管理委員會(正科級事業單位),為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主要職責是代表市人民政府負責對湖南水府旅游區總規范圍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開發建設。2011年底湘潭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庫區經濟社會發展,決定設立湘潭水府示范區,總規劃面積290平方公里,下轄棋梓、毛田兩鎮和溪口漁場,總人口約10萬。但受到機構設置政策收緊的原因,僅于2013年3月湘潭市發文設立湘潭水府示范區籌備委員會,2017年實行政企分開和之后水府投劃入市龍城產業集團的機構改革,也未從根本上解決區域發展體制不健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旅游區的管理和發展。
三、水府旅游區規劃及執行情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府旅游區的開發利用價值日益凸顯,先后獲批“國家濕地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水電風景區”“國家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單位”。2011年湘潭市委市政府從更加有利于保護的角度出發,成立湘潭水府示范區,進一步統籌區域內的整體保護,統籌科學發展。以規劃為引領,堅持規劃先行。根據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總體框架,在2008年編制《湖南水府旅游區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結合《湖南水府廟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及其他上位規劃的相關要求,,聘請英國阿特金斯為顧問單位、深圳城市空間規劃設計院為主修單位,科學編制了《湘潭水府示范區總體規劃2012-2030》,并經湘潭市人大會議批復通過。堅持以規劃引導項目,以規劃配置資源,以規劃統籌發展,使水府區域環境保護與利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湘潭水府示范區總體規劃2012-2030》執行情況:
(1)堅持保護優先原則,狠抓生態環境的整治。組建資源巡查和綜合管理的專門工作隊伍,建立庫區生態環境動態管理機制,強化日常巡查,形成生態環境巡查網格化、常態化監管體系,真正做到山、水、林、田、湖等資源要素保護監管全覆蓋。至2017年底水府廟水庫4.3萬余口網箱、369個攔庫全面取締,在全省大中型水庫中率先實現退出;庫岸線500米以內的81處規模畜禽養殖污染源逐一關閉、拆除欄舍45670平方米;10家采砂場永久關閉、14條采砂船全部停采、36艘運砂船上岸拆解,廢置砂場復耕復綠;一批沿庫工業污染企業關停搬離; 修建11個地埋式島嶼廢水處理站及棋梓、翻江兩個鎮區污水處理廠;修建2公里湖濱風光帶。2018年以來,重點推進了釣魚平臺(含無證浮動設施)和“清四亂”集中整治。其中,釣魚平臺(含無證浮動設施)共退出840余處,拆除面積48390平方米;整治非法圍庫填庫等“四亂”問題234處,恢復灘涂7780畝。目前,水庫水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水質常年穩定在Ⅲ至Ⅱ類,先后發現了娃娃魚、桃花水母等珍稀水生物。年日常資源及水上巡查累計達260余次,確保每周不少于5次,累計制止違法占地行為52處,依法拆除違法建設22處,打擊處理電魚等非法漁業捕撈行為130起,收繳或清除非法漁具500多件。進一步加強生態公益林和濕地保護,約12萬畝山林列入國家、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庫區森林覆蓋率達44.5%;重點突出濕地宣傳、濕地恢復,科學調整濕地分區,有力保護濕地資源;堅持源頭治理原則,全面實施城鄉衛生同治工程,深入開展庫區人居環境聯片綜合整治。國家級刊物《改革內參》以《跨界流域綜合治理改革的湘潭水府廟經驗》為題報道了水府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經驗。
(2)不斷加大投入,切實推進了區域基礎建設。自啟動開發建設以來,我市總投資近2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景區島嶼廢水地埋式處理站和污水管網完成鋪設,核心景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棋梓鎮居民生活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使用;旅游電力專線已接至核心景區及相關項目區域;景區自來水廠建成投產;6公里廣場瀝青路網、三處生態停車場相繼竣工;主碼頭廣場提質改造完成;移動通信、有線電視、網絡工程等均已配套;寬22米的滬昆高速公路水府連接線建成通車;水府大橋建成通車;連通毛田至婁底高鐵站的韶水路建成通車;水府水鄉小鎮門戶廣場正在建設中。基礎設施不斷的完善,為區域項目的引進和發展提供了強力保障。
(3)堅持兩型理念,依據規劃引導產業發展。寧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示范區正在按“兩型社會”建設的要求有選擇的確定項目,嚴格把住項目和產業入區審批關。近年來,區域引進項目有文化項目聽泉書書院,旅游配套服務項目君鼎酒店、匯景酒店,旅游項目水府龍庭,水府桃花島項目等,同時引導扶持毛田鎮萬洲茶葉產業基地,毛田鎮紅旗村農業觀光園,棋梓鎮水府村水果種植合作社,水府火焙魚廠,以及溪口漁場鵝婆山生態農業基地、溪口漁場大盤洲垂釣基地等項目。兩型產業自行聚集,品牌價值日益凸現,以休閑度假、觀光旅游、員工拓展、減壓訓練及會務、會展為主體,配合“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產業鏈條正在逐漸形成。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