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府治理 | 守護綠水青山
湘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yqfywz.cn 發布時間:2021-05-19 11:11
水府治理 | 守護綠水青山
—天下水府好風光—
近年來,湖南省堅決扛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責任,深入推進江河湖庫系統保護和治理力度,持續改善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讓更多的河湖“水清岸綠,魚翔淺底”,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幸福感。水府廟水庫治理經驗成省內美麗河湖創建優秀案例,讓人民群眾直觀地感受到治理成效、河湖之美,讓各地“學有榜樣、行有示范、趕有目標”。
水府廟水庫
水府廟水庫地跨湘潭湘鄉市與婁底市婁星區、雙峰縣,控制流域面積316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0.5平方公里(87%在湘潭市,13%在婁底市),總庫容5.6億立方米,是湘中地區最大的人工水庫。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供水、發電、航運等綜合功能。
上世紀80年代,庫區漁民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養殖漁業,至2009年,因網箱、攔庫規模較大,投餌養殖導致水庫水質下降至劣Ⅳ類。2012年經省市力薦,納入國家“百湖千億”工程試點。2013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湘鄉市人民政府以政府平臺公司為依托,發行綠色債券8億元用于水府廟水庫等區域生態環境治理。2015年資金到位后,啟動了長達5年的水府廟水庫流域生態環境全方位治理。
2015年至2017年,在湘鄉市人民政府和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支持下,水府管委會(現更名事務中心)牽頭實現水府廟水庫湘鄉水域4.3萬余口網箱、369個攔庫全面取締,在全省大中型水庫中率先實現退出;庫岸線500米以內的81處規模畜禽養殖污染源逐一關閉、拆除欄舍45670平方米;10家采砂場永久關閉、14條采砂船全部停采、36艘運砂船上岸拆解,廢置砂場復耕復綠;一批沿庫工業污染企業關停搬離,修建11個地埋式島嶼廢水處理站和2.5公里岸線修復生態湖濱帶。2018年至2019年,重點推進的釣魚平臺(含無證浮動設施)共退出840余處,拆除面積48390平方米;整治非法圍庫填庫等“四亂”問題234處,恢復灘涂7780畝。2020年共取締突擊設立網箱1819個,非法漁具2134個,非法電魚、撲魚、投餌釣魚設備215套(件)。
治理措施
省市領導重視。省、市力薦納入國家“百湖千億工程”并爭取中央環保資金,保證了水府廟水庫生態環境全方位治理的啟動資金;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調研并充分肯定生態環境治理進程和成果;湘潭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與婁底地區形成“同庫同策”、定期聯系會議機制。
縣市決策果敢。湘鄉市委市政府積極籌措配套資金,主要領導召開現場辦公會集中解決問題20余次,明確具體退出實施方案和細則,成立環保工作辦公室和督查組積極推進工作。
強化責任擔當。明確水府旅游區管委會牽頭并成立綜合執法大隊,切實按方案保障漁民退出的補償資金,強化村級后扶資金20萬元/村。明確兩鎮一漁場工作主體責任,明確工作專班,強化村干部帶頭退出措施,每周報送治理情況數據,每月召開聯席會議,積極推進重點問題和事項。
建立長效機制。建立了水府水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一是湘鄉市財政每年保障水府旅游區綜合巡察執法經費近300萬元;二是完善和保持水府區域各相關單位聯席會議制度。三是壓實屬地鄉鎮、村等各級河長職責,形成網格化巡查管理。四是依托市級領導、河長巡河,對日常巡查發現的重難點問題研究解決,有效鞏固水府綜合整治成果。
水資源保護成果斐然。2020年,水庫水質經環保部門多點檢測,均符合國家II類水標準,能見度達1.65米。建在湘鄉水域的婁底取水口和湘鄉市棋梓鎮取水口水質優于II類,實現根本性好轉。
水庫水生態顯著改善。多次發現“娃娃魚”、“桃花水母”等對水環境要求高的水生生物。國家發改委《改革內參》、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多次報道了水府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經驗。2019年度全省“河湖強監管現場會議”也在湘鄉市召開。
漁民轉型民生較穩定。引導庫區漁民向旅游業、果業、農副加工業轉型成果較佳,核心景區農家樂戶均收入超20萬元,水府火焙魚、毛田水府清茶、鵝婆山果業等名優特產達千萬級產銷量,庫區泛旅游行業超過3000人,人民幸福指數因“人水和諧”而質量更高。
旅游產業發展更順暢。網箱、攔網取締后,全水域暢通無阻,游客體驗度和滿意度增強。水生態的巨變,將在商務、親水、度假、拓展、研學基礎上,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鄉村振興市場推動前景更為突顯。
生態優先 綠色先行
這片綠水青山
是我們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
故土之上
守山有責 治水有任
號召所有家鄉人民一起
共同行動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